·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演出、讲座信息

【2018年11月5日—11月12日学术活动】2018年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首届学术活动周

来源: 作者: 更新时间:2018-11-01 11:28:52 浏览次数: 【字体:



学术活动周特邀专家简介

刘康华教授


      刘康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任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和声教研室主任、作曲系主任、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等职。

      1977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同年留校任教,并继续师从吴式锴教授研修和声学的理论、技法与教学法。1988年至1990年由国家公派至前苏联“莫斯科国立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理论作曲系学习,师从尤·霍洛波夫教授学习二十世纪的作曲技术理论。长期从事作曲技术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论文有《二十世纪和声的共同逻辑原理和分析方法》、《二十世纪的中心和音技术》、《二十世纪和声的基本结构成分及其衍生的音高关系体系》、《郭文景室内歌剧‘狂人日记’和声研究》、《和声教学中调性扩张技巧的深化与功能关系的拓展》、《中国当代作曲家和声语言构成的思维与技法研究》、《和声运用中和弦结构的风格化处理——论纯五声和声材料的构成、运用思维与处理技法》等等,编著过和声学教材及多种和声辅助教材。

      1995年获“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1997年由国务院批准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11年获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


于庆新教授


      于庆新1946年生于河南省西平县。1966年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附中理论作曲学科理论专业,1987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1996年结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学位班。1979年调入中国音乐家协会《人民音乐》编辑部至今,先后任编辑、编辑部主任、副主编,《人民音乐》编委、编审,曾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民族音乐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音乐评论学会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新加坡华乐团咨询员(艺术顾问)等。

      在《人民音乐》长期主持“创作评论”及“专稿”栏目,发起并主持了“民族器乐的创作与发展”“回顾与反思”及“王洛宾与西部民歌版权归属”等重大问题系列讨论。先后在中央及地方报刊上发表音乐评论等各类文章一百余篇。出版了《华乐世纪行——民族器乐的创作与发展系列讨论文集》(编著)。在2013、2017年国家文化部举办的“全国民间乐种展演比赛”等多项重要活动中担任评委。2009年起,被全国30余所院校聘为客座教授,先后在各大高校与学术机构等举办音乐评论专题讲座140余场。


周湘林教授


      周湘林作曲家,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音乐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作曲系主任、创作委员会秘书长,兼任上海音协创委会副主任。

      主要作品:大型民族室内乐《索玛》、大型交响合唱《太阳礼赞》、交响组曲《大江东流》(与赵光合作)、交响序曲《海上晨曦》、交响诗《胥门随想》、民族管弦乐《二月山暖》、为打溜子与交响乐队而作的《打家业》、为交响乐队而作的《董蒙》、《炎黄颂—源》以及中阮与交响乐队《跳乐》、二胡与交响乐队《天马》、古筝与交响乐队《扎年》、多媒体交响剧场《丝路追梦—序曲》、合唱与交响乐队《鼎定天下》及大量室内乐、声乐和独奏作品等。

      其作品多次被评为国家和上海市重大文艺创作项目,在中国北京、上海、天津、西安、南京以及日本、韩国、法国、美国等地上演,并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艺术节、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北京现代音乐节、上海——台北音乐荟萃、中国首届电子音乐节、首届中国天津国际现代音乐节、上海当代音乐周、日本爱知世博会、韩国东亚国际现代音乐节、法国里昂打击乐系列音乐会等。

      曾荣获:“第十八届全国音乐作品(民乐)评奖”管弦乐作品二等奖;“第十三届全国音乐作品(交响乐)评奖”大型作品三等奖;“第三十三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原创作品奖;“上海市舞台艺术作品评选展演”大型优秀作品奖;“上海优秀文艺人才奖”;“上海文艺创作单项成果奖”;“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三等奖(二项)“贺绿汀基金奖”三等奖(三项);“傅成贤音乐奖学金”一等奖等。


高平教授


      高平作曲家、钢琴家,生于成都。90年代留学美国,获得钢琴硕士、作曲博士学位。

      他受诸多世界音乐名家及团体的委约写作并得到广泛的表演。作品曾在阿斯本,德累斯顿,惠灵顿等国际音乐节,及卡内基,林肯中心,圣彼得堡爱乐,国家大剧院等著名音乐厅上演。

      高平的作品专辑《说书人—作曲家肖像》《钢琴五重奏-梅兰竹菊》由Naxos公司全球发行,获大量好评。意大利PERCORSIMUSICALI称高平作品“有众多值得去发现的美妙细节…根据文字或单纯的情感塑造出音乐形象的强大能力,这些品质让高平成为近年来中国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

      高平现任首师大音乐学院作曲教授和作曲系主任。高平曾在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音乐学院任教多年。高平受邀任新西兰惠灵顿交响乐团(Orchestra Wellington) 2018音乐季驻团作曲家。


陆培教授


      陆培音乐艺术博士,作曲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作曲教研室主任。陆培是许多国内外大奖的获得者。他的作品在欧美亚州的许多国家地区上演。陆培的委约作品来自马友友丝绸之路项目、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芝加哥交响乐团、旧金山,交响乐团、洛杉矶爱乐乐团,以及新加坡、台湾、香港以及国内的知名乐团以及基金会。陆培是一个非常高产的作曲家,他的作品包括七部交响曲、三部协奏曲、六部为中国生肖年管弦乐系列的管弦乐作品、三部舞剧音乐作品,一部大型交响音画,一部歌剧,五部不同类型的管弦乐作品,以及大量为室内乐、民乐队、合唱、声乐而作的作品。美国《华盛顿邮报》盛赞“陆培的音乐灵动而满有睿智,色彩斑斓,异常甘美而又动感十足……”

      陆培于1991年赴美国留学,1994年在美国的路易斯维尔大学获得硕士学位,2002年在美国密歇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曾于2003年至2006年间任教于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2004年,美国著名的古典音乐电台WUofL采访了陆培,并专门做了一个小时的节目介绍了陆培博士的音乐。2014年陆培应英国剑桥大学国王学院之邀前往讲学,并作了“中国当代音乐创作与我的创作”的主题讲座,吸引了国王学院音乐学院的学生与教授聆听。这是有史以来剑桥大学头一次邀请来自亚洲的作曲家作讲座。


叶国辉教授


      叶国辉,著名作曲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主要作品:《晚秋》、《唐朝传来的音乐》、《森林的祈祷》、《中国序曲》、《日落阳关》、《暮江吟》、《曲水流觞》和《望大陆》等。跨界研究成果《唐朝传来的音乐》是中国故事在全球跨文化语境下多元诠释和传播的经典范例。获得了德国柏林“青年欧洲古典音乐节”唯一大奖——“欧洲作曲奖”在内的许多国内外作曲比赛奖项。


董蓉教授


      董蓉,博士,沈阳音乐学院教授,音乐学系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西方音乐学会理事。先后就读于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及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获作曲专业学士、西方音乐史专业硕士与博士学位,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加拿大麦吉尔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西方音乐史、音乐分析与批评等。出版专著及编著、编译之作,在《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人民音乐》、《黄钟》、《音乐与表演》、《音乐探索》、《天津音乐学院学报》、《乐府新声》等刊物发表研究性论文及音乐评论文章。入选“国家艺术基金·音乐评论人才培养项目”,承担“辽宁省高等学校杰出青年学者成长计划”科研项目,获“辽宁文艺评论奖”等奖项。


帕斯卡·加雷特


      钢琴家帕斯卡·加雷特十岁就在电视上首次亮相,很早就开始在巴黎国立高等音乐学院学习。在获得波尔图、特拉帕尼、梅纽因基金会奖、塞内加尔、法国文化部奖等多个国际奖项后,他便开始了自己的独奏生涯,并与世界上许多最负盛名的乐团合作。

他开放的思想以及他的创意,使他和玛莎·梅丽尔、玛丽·罗斯·卡莉、克里斯托弗·巴比埃等人一起参与演出。他的第一次录音受到了评论家们的赞扬,特别是其中的纪念肖邦诞辰二百周年DVD。这些录音在出版后又得到了一致的好评。帕斯卡·加雷特有幸与法国著名作曲家奥利弗·梅西安亲密会面,梅西安在《鸣鸟集》中两首节选《蓝色黑鹂》和《芦苇鸟鸣》题词献给他。他的演奏兼具开放性和独创性,也正因为如此,他曾与Macha Meril,Marie-Rose Carlie,Patrick Topaloff,Bernard Bilis,Christophe Barbier等同台演出。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