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类别>学院动态

学院动态

【铸牢共同体 团结谱新篇】——音乐学院师生“广西三月三”助力文化传承与民族团结

来源: 作者: 更新时间:2025-04-07 10:00:07 浏览次数: 【字体:


 2025年“广西三月三”期间,音乐学院以弦歌不辍的文化自觉,积极组织广大师生踊跃参与各类大型活动、专业赛事、志愿服务以及非遗保护和乡村振兴活动,以民族音乐为纽带架起文化认同的桥梁,多维度多方面生动诠释了民族音乐在文化传承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重要作用。

 

非遗展演显魅力 民族文化绽异彩

 受央视新闻客户端邀请,我院组织刘海嘉、蒙丽妃两位老师带领民族艺术系、流行音乐系、民乐系共25名学生合作完成了央视新闻《三月三,春天赠予我一首歌》视频的录制及录音工作,唱响《山歌好比春江水》,受到广泛好评。民乐系应广西文旅厅和广西新闻频道邀请,组织8名同学参与拍摄“春从广西来 潮起三月三”倒计时系列短视频,展现民族器乐的千年回响。受广西文旅厅邀请,民族艺术系主任温泉和梁文珍两位教师带领30名学子亮相第三届中国东盟非物质文化遗产周,在新会书院展现广西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受广西广播电视台邀请,苗族芦笙非遗传承人贾征老师率我院芦笙传承团队10名男生登上“广西三月三·八桂嘉年华”开幕式暨全国“四季村歌”活动启动仪式主会场舞台,以精湛技艺献礼中央网信办、国家文旅部等领导嘉宾。蒙丽妃老师带领多名民族艺术系学生参与广西民族博物馆“广西三月三 潮玩邀你来”博物馆里的三月三展演活动,生动再现非遗音乐的当代生命力。

 57d2ed8d5ab115b01212ed2a0d4aa8c.jpeg

 

新表达焕新生 民歌新声传四方

 民族艺术系刘海嘉老师携组合积极参与“绿城歌台”“民歌新势力·bilibili三街两巷线下专场”和“唱着山歌游广西三月三专列欢迎仪式”等活动,以民歌之美弘扬民族精神。贺登宙、戴晓媚老师携广西艺术学院“欢了”天琴表演艺术团在广西文化艺术中心潮起三月三市民开放日进行演出,通过天琴与歌声展现民族音乐的时代韵律。作曲系丁铃老师创作的交响合唱组曲《北部湾音诗》唱响广西文化艺术中心“欢庆广西三月三”交响音乐会,打造传统与现代碰撞的视听盛宴。

e2be745b0ba9bb30107e5aa91e0fb28.jpeg

 

赛事育人结硕果 教学实践双丰收

 民族艺术系师生在系列赛事中屡获佳绩,刘海嘉老师携组合凭借《唱得花开妹就来》荣获全国村歌选拔赛桂林赛区第一名,“侗族腊汉组合”以侗族多声部民歌《丰收酒歌唱起来》夺得柳州赛区第一名。录音艺术系赵万老师参加钦州市春回音乐节,负责水晶湖乐队音乐制作及现场演出PGM控制、视觉内容投放和监听系统调试工作,实现课堂教学与舞台实践的完美转化。

ab76a10857bf8926aa0ce9532f77471.jpeg

 

文化浸润进基层 民族同心育新苗

“欢了”天琴表演艺术团中的党员和积极分子深入广西医科大学、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机关保育院,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实践活动,推动民族音乐进校园、进机关,以民族音乐浸润心田。潘永华老师携民族艺术系学生走进基层,参加三江县福禄苗族乡花炮节活动。此外,民族艺术系学生还积极参与广西中越边境地区和美乡村人文交流、“广西三月三·八桂嘉年华”2025年南宁市文化旅游品牌活动——南宁市“民歌一条街”开街演出、“绿城歌台”、青秀山“欢乐三月三”、2025“活力夜广西”嘉年华等多项活动。以民歌为媒促进跨境人文交流,让民歌成为广西欢迎八方来客的一张"文化名片"。

a313ec401b7685b60302507683d12c3.jpeg

 

 通过以上多项活动,音乐学院充分融合课堂教学与舞台实践,师生在服务社会过程中,不仅以舞台实践淬炼专业能力、创新艺术表达,更以文化服务反哺社会,实现艺术价值、社会服务的双向赋能和文化传承、民族团结的同频共振,用音乐智慧和“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使命担当书写高校服务国家战略的崭新篇章。

 

图  文|音乐学院

一审一校|孙国庆

二审二校|梁寒琰

三审三校|曾娇琳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