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类别>学院动态

学院动态

广西教育厅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课题《广西民族室内乐教学模式构建》结题音乐会成功举行

来源: 作者: 更新时间:2019-11-25 17:28:44 浏览次数: 【字体:

2019年11月22日晚,广西教育厅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课题《广西民族室内乐教学模式构建》结题音乐会在学校音乐厅成功举行。学校科研创作处处长陈坤鹏教授、研究生处副处长戴丽霞教授,音乐学院院长蔡央教授等领导嘉宾莅临现场与师生们一同观看了音乐会。

课题《广西民族室内乐教学模式构建》由音乐学院院长蔡央教授主持,项目组成员有民乐系教师曹可欣、2017级硕士研究生何堃卓、张婧仪和2018级硕士研究生蔡雨倩。广西民族室内乐是由传统广西民族乐器组成的音乐形式,广西民族乐器包括京族独弦琴、壮族天琴、竹筒琴、马骨胡、啵咧、铜鼓、侗族侗琵琶、苗族苗三弦等,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情,是弘扬民族音乐文化重要的基石,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题通过构建广西民族室内乐研究生课程,加强民乐演奏专业研究生对广西少数民族特色乐器演奏技巧和方法了解,形成常态化、规范化的训练模式,有针对性提高研究生在表演、节奏、音准、情感表达等方面的技术,现代作品新技术训练,掌握广西少数民族特色乐器演奏技巧和方法。

本场音乐会共上演了八首各具特色的音乐作品,展现出了广西少数民族独特的音乐魅力。第一首作品是采用广西南路壮剧、北路壮剧等为音乐素材创作的具有浓郁民族地域风情的《壮乡春早》。项目组成员张婧仪运用马骨胡清脆的高音来模仿鸟鸣声,演绎出春耕繁忙的喜悦景象。第二首作品是由特邀嘉宾陈坤鹏教授创作并演奏的独弦琴独奏曲《哈妹谣》,作品运用京族民间音乐素材及独弦琴特有的音程旋律特征进行创作,表达了哈妹对哈哥的爱慕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第三首作品《八桂庆典》采用桂东南“八音”素材改编而成,乐曲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描绘了一幅广西各族人民庆祝节日欢腾喜庆的幸福画卷。第四首是由广西民间音乐素材与现代作曲技法相结合创作而成的《叮哟摆》,作品巧妙地运用了广西少数民族特色乐器独弦琴、马骨胡、啵咧、铜鼓,为作品增添了浓郁的民族色彩。曲中还加入了人声哼唱片段,优美动听,极具民族韵味,与民族器乐乐段形成对比,相得益彰。第五首作品是旋律优美明亮、壮族音乐风格浓郁的《美丽的壮锦》,乐曲采用了传统的复三段曲式结构,表达出了壮族人民心中幸福快乐的生活气息。第六首是由特邀嘉宾周之尧带来的葫芦胡独奏《布洛陀的故事》,作品讲述了“布洛陀”从天而降来到人间,开始壮族人民从生存到发展,男耕女织、五谷丰登、幸福快乐的生活场景,再到保卫家园,抵抗外侵,奋勇战争,欢庆胜利的战斗历程。第七首是由作曲家邹航为中国民族室内乐表演专门创作的《醉舞金刚》,灵感与素材源于西藏民间音乐。作品技法不拘一格,音乐生动、幽默,画面感强。最后一首作品是由青年作曲家李博禅创作于2016年的《茶马》,作品展现了作曲家对茶马古道的历史情怀。

此次音乐会的成功举行,展现了该项目良好的研究成果,对增强学生的演奏水平与协作能力,传播广西富有地域特色的民族音乐文化均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fd5caf6b9425409da847d5b14fa35cef.Jpeg

414a48ebf484449fb1690a88551727eb.Jpeg

6004e3b050d648fb91554197fba5569a.Jpeg

117a6b8902564643952940023d9f5193.Jpeg

音乐会现场

2c8adb6a56b54d3c9c9860a93b3784ee.Jpeg

合影留念

 

 

审核:曾  诚

文字:宋欣雨、何堃卓

图片:钟思怡

编辑:林慧思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