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融入艺术,谱写育人新篇丨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作曲》公开课顺利开展
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展示课程思政建设成果,音乐学院作曲系开展了校级本科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作曲》课程的教学公开课。本次公开课由广西艺术学院教务处与音乐学院作曲系联合主办,授课教师为邱玉兰、刘睿。

10月10日上午,邱玉兰老师以“曲载民族薪火、同唱家国情怀——重唱作品的形式与题材”为主题展开教学。邱老师围绕重唱的定义、形式、题材和创作构思四个方面,重点选取蕴含民族文化元素的经典作品作为分析对象,引导学生挖掘作品中承载的民族精神与文化基因。邱老师同时强调,作曲不仅是技术的展现,更是情感与价值观的传递,鼓励学生在创作中融入民族音乐素材,让作品成为传承民族薪火、抒发家国情怀的载体。现场师生积极互动,围绕“如何在重唱创作中平衡民族性与创新性”展开讨论。
10月14日下午,刘睿老师聚焦“弘扬传统文化、探索革命精神——合唱的写作技术”主题授课。刘老师从合唱队声部特点、记谱、和声应用与题材表达等多个角度展开,结合红色经典合唱作品案例,详细讲解如何通过音乐语言展现革命历史场景与革命精神内涵。她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革命题材合唱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音乐创作与时代背景的紧密联系,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合唱写作中传承传统文化精髓、诠释革命精神,将专业学习与理想信念教育有机结合。课堂上,学生们结合所学技术尝试片段创作,在实践中深化对“以乐传志”的理解。

作曲系本科生聆听《作曲》思政示范教学公开课

作曲系师生课后合影
自2024年立项以来,广西艺术学院校级本科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作曲》教学团队通过专家讲学、行走的思政教学实践课、教学大纲修订、教案优化、教学研讨与思政主题作品音乐会等多元形式,持续推进着课程建设。本次《作曲》课程思政示范公开课,将民族情怀、传统文化、革命精神等思政要素有机融入专业教学,在提升学生作曲技术能力的同时,有效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文化观与价值观。课程打破了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之间的壁垒,积极探索了艺术人才培养过程中专业技能训练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融合路径,为我院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一流专业建设进一步夯实了基础。
文字|作曲系
图片|任彬杰、苏奕良
编辑|黄娜娜
一审一校|邱玉兰
二审二校|戴 伟
三审三校|曾娇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