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活动动态

【2019中国-东盟音乐周】2019第八届中国-东盟音乐周圆满落幕

来源: 作者: 更新时间:2019-06-04 18:01:09 浏览次数: 【字体:

 20196月3日晚,由广西艺术学院主办的2019第八届中国-东盟音乐周闭幕式民族管弦乐作品音乐会在广西音乐厅如期举行。

 闭幕式上,侯道辉副校长上台致词并宣布2019第八届-中国东盟音乐周圆满闭幕。侯道辉副校长首先向积极参加和大力支持本届音乐周的各位音乐艺术家,各界人士和工作人员表示衷心感谢。中国-东盟音乐周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国内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音乐文化盛会,增进了不同音乐文化之间的交流,促进各国音乐文化的多元融合和新音乐的创作研究。并表示我校今后将更加努力的办好音乐周各项活动,打造好这个中国-东盟音乐周音乐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相信中国东盟音乐周将不负众望,办好世界瞩目的2021年世界新音乐节,为推广当代音乐、促进顶尖级的当代音乐创作和演出作出贡献。

 

侯道辉副校长致词

闭幕式民族管弦乐作品音乐会由菲律宾大学第三级艺术家、菲律宾大学作曲与理论系Josefino Chino Toledo教授执棒,新加坡鼎艺团与广西艺术学院民族乐团联袂演绎。

 

菲律宾大学Josefino Chino Toledo教授担任音乐会指挥

 

音乐会现场

音乐会的上半场上演了4首民族交响乐作品。作为本场音乐会的开场曲目,中国香港作曲家、香港作曲家联会主席梅广钊先生的《岳峰天韵》点燃全场。该乐曲是一首结合跨媒体艺术的民族交响音诗,其创作的思维、作品的结构,设计与影像、场地空间、原创诗和舞台艺术结合。著名作曲家、西安音乐学院作曲系韩兰魁教授的作品《月牙泉的故事》,描绘了月牙泉环抱于鸣沙山之中,宛如一轮弯弯的新月,静静的依偎着鸣沙山,表达了作曲家对月牙泉的诗意感悟。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副院长吕军辉副教授的《壮之韵》是一部颇具壮乡韵味和风情的民族管弦乐作品,以粗犷和欢腾作为作品的主要基调,中间亦不乏神秘与诙谐的况味,描绘了一幅辽阔的音乐意境,通过透着浓浓壮族民间音乐,为听众展现了壮民族内在的精神状态。上海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刘灏副教授创作的《澳门印象》以柳琴、中阮与民族管弦乐队之间的对话为主要表演形式,以巧妙的艺术构思、细节化的音乐组织形态及华美而细腻的音乐语言,描绘出澳门回归祖国20年以来澳门的日新月异,表达香港澳门大陆三地人民对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共同愿望,传达出对祖国美好未来的殷切期待。该作品由青年中阮、柳琴演奏家,上海音乐学院青年教师张碧云完成中阮和柳琴部分的演奏,其精彩的演奏酣畅淋漓,极具艺术感染力,获得现场观众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好评如潮。

音乐会下半场首先上演的是美籍华裔著名作曲家周龙先生的作品《大曲》第一乐章,该作品的打击乐部分由马来西亚玛拉工艺大学音乐学院打击乐研究主任Michael Maximlian Riefer先生完成演奏,其精彩的演奏使该作品更加大气磅礴。广西艺术学院科研处陈坤鹏教授的作品《神奇花山》以广西宁明壮族民歌为素材创作而成,其曲调淳朴、优美,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通过描绘花山岩画的神奇与不凡,表达壮族先民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心愿。中央音乐学院作曲副教授邹航先生的作品《流光溢彩》使用多种调式在同一乐曲里交叉混合出现,象征新疆克孜尔千佛洞壁画里主要几种基色所派生重组合出不同色阶而差异微妙的色彩,这些个性鲜明的颜色既相互独立与对比,同时又在构图上相互和谐统一。天津茱莉亚学院院长徐昌俊先生的作品《融》是为庆祝澳门回归十周年而作,运用源自于欧洲的一种古老的变奏体裁——帕萨卡利亚Passacaglia),该主题只有两个音(#C和B),但是在其上方,打击乐、吹管乐、弹拨乐、弦乐等声部的乐句此起彼伏、交相呼应使东方风格的五声性旋律、拉丁风格的节奏型、以及“顽固不化”的固定主题等多重元素有机结合、融为一体,表现了作曲家对人类文明在澳门半岛所创造的多元文化和谐共存的音乐图景。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周湘林先生的《扎年》成为本场音乐会压轴之作,并由古筝演奏家、上海音乐学院祁瑶教授与民族管弦乐队合作。这个作品以传统古筝模拟最具代表性的“藏族六弦琴”,并以藏族民族民间音乐为素材,充分发挥古筝弹拨乐器特质,在气势恢宏的民族管弦乐队烘托下,展现出雄浑宽广的雪域高原气质,抒发出浓郁而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情怀,赢得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上海音乐学院青年教师张碧云演奏《澳门印象》

 

马来西亚玛拉工艺大学音乐学院教师Michael Maximlian Riefer演奏《大曲》


上海音乐学院祁瑶教授演奏《扎年》

音乐会现场

合影留念

本届音乐周注重民族性、探索性、学术性,来自世界25个国家和地区的260多名音乐家齐聚南宁,共享“新音乐”视听盛宴,共奏友谊合作华美乐章。音乐周先后举办了26场精品音乐会、3场高峰论坛、4场民间音乐工作坊(首次开设)、1场钢琴独奏作品比赛、1场当代音乐评论比赛、1场中国东盟音乐周暨(ISCM)2021世界新音乐节创作与发展研讨会和5场大师班讲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精彩纷呈,其中本届音乐周,首次开设3场东盟国家民间音乐工作坊、“中国学生管弦乐作品音乐会”以及“中国青年作曲家作品专场音乐会”,鼓励和促进青年艺术人才的成长和发展。此外,音乐周还与南宁市委宣传部合作,举办“老南宁·三街两巷”露天惠民音乐会共三场。

中国-东盟音乐周创办于2012年,是中国和世界各国顶尖音乐家创作“新音乐”的一个重要平台,与北京现代音乐节、上海当代音乐周共同组成中国“新音乐”创作三大平台。中国-东盟音乐周已成功举办八届,它不仅促进了中外音乐文化的交流与互动,增进了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友谊,同时也对推动一带一路的战略合作与发展产生了深远而积极的影响。本届音乐周的成功举办,为2021年世界新音乐节的举办奠定了基础。

 

审核:曾   

初审:林慧思

文字:马卓周、黎慧珊

图片:穆   捷、李   倩、易泽英、邓宇汝

编辑:林慧思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