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活动动态

【2019中国-东盟音乐周】交响乐作品音乐会在广西音乐厅精彩上演

来源: 作者: 更新时间:2019-06-04 17:46:49 浏览次数: 【字体:

    2019年6月1日20:00,2019第八届中国-东盟音乐周“交响乐作品音乐会”在广西音乐厅精彩上演。

    本场音乐会由广西交响乐团演奏,国家一级演奏员黄金璎担任乐团首席,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院长国家一级指挥、中国-东盟音乐周音乐总监蔡央教授执棒,共演绎了八位中外作曲家的音乐作品。

    音乐会在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作曲系邱阳(邱庞阳洋)老师创作的管弦套曲《木兰随想》第四乐章《归日》中拉开帷幕。该作品描绘了木兰凯旋归来的场景,意境深远、感人至深的优美旋律,完美呈现了巾帼英雄花木兰的艺术形象,感染了每一位现场观众。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作曲系石峰老师的交响乐组曲《桂蕴》第二乐章《山水之恋》以广西秀美的山水景色为依托,描写了人们珍惜生态之美,共同建设更美家园的美好情愫。曲调元素取材于广西少数民族京族民歌《雁儿捎信》,在保留浓郁的民族特色同时,又在韵味和意境上进行了升华,音乐时而舒缓时而紧张,给在场观众带来了与众不同的听觉感受。莱斯大学音乐学院作曲系Arthur Gottschalk教授创作的《Amelia》展示了现代管弦乐队的才华和音乐性,作品涉及航空先驱Amelia Earhart的生活和成就,Arthur Gottschalk教授通过捕捉人物和时代的精神和环境向Amelia Earhart和那个时代的史诗电影音乐致敬。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王晓宁教授的《漓江抒情曲》运用广西桂北地区的音乐素材和传统音乐元素,用弦乐队、竖琴和木管乐组给观众呈现了春天漓江泛舟、江边春水生、轻舟中流自在行的画面。乐曲引出青山含烟翠、渔歌互答、两岸采茶歌不断的情景交融的场面,运用中国传统的作曲技术表达出一种雅俗共赏的现代生活画面。

    音乐会下半场首先上演的是上海音乐学院附中作曲学科主任强巍昊副教授创作的《笛域千秋》,竹笛在这被华夏文明滋养的土地上已有五千余年,强巍昊先生试图借助竹笛这一多维度器乐形象的感知力,塑造出跌宕起伏的情绪,借以表达对之气韵的向往和情怀。该作品由著名青年笛箫演奏家、上海音乐学院附中竹笛专业王俊侃老师担任竹笛独奏,其精彩的演奏酣畅淋漓、婉转悠扬、极具艺术感染力,获得全场观众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工程系主任、贺绿汀中国音乐高等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于阳教授创作的《交响幻想曲》气势磅礴、震撼人心,其以兼具中国神魂与音韵的现代交响音乐语言,来呈现肇自远古的中国文化,吟唱出一部生命与大地颂歌,表达了作曲家对传统中国文化的多角度审视与思索。上海音乐学院和声教研室主任陈牧声教授应瑞士国家文化基金会、上海文化基金会委约而作的《第一大提琴协奏曲“纪念”》,作品旨在纪念为中国人民自由解放事业奉献青春和生命的先驱者们,由获得第十届卡尔达维多夫国际大提琴比赛A组第一名等多个国际大提琴比赛奖项的翟子墨担任大提琴独奏。最后一首作品是中央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陈丹布教授创作的《幻境乐舞》,作品凸显五声性音列和各种方式的半音化和声处理,在大规模纵横一体的音乐织体中融入微复调技法和复合节奏对位,力图展现生命在梦幻中自由不羁的心灵展翅、精神放纵、情感抒发和思绪飞扬,同时凸显风格多彩、美轮美奂、恍若仙境的音乐舞蹈想象力和张力。

交响乐作品音乐会为各国作曲家的交响乐作品提供了展示与交流的平台,也为现场观众充分展现了中外交响乐作品的艺术特色,更凸显了中国-东盟音乐周这一开放、交融的国际音乐平台的独特魅力。

 

蔡央教授担任音乐会指挥

 

王俊侃老师演奏《笛域千秋》

 

翟子墨演奏《第一大提琴协奏曲“纪念”》

 

音乐会现场

 

合影留念

 

审核:曾   

初审:林慧思

文字:黎慧珊

图片:部明迪、何金晏

编辑:林慧思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