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活动动态

【2017中国-东盟音乐周】各国音乐专家各抒己见,高峰论坛圆满落幕

来源: 作者: 更新时间:2017-05-29 18:41:30 浏览次数: 【字体:

2017年5月28日上午9时30分,2017中国-东盟音乐周第三场高峰论坛在广西艺术学院漓江画派一楼展厅如约而至。本场高峰论坛由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副院长、中国-东盟音乐周学术总监潘林紫副教授主持,共有七位来自世界各国的音乐学家围绕“思想与观念的深度交流”进行了精彩的宣讲。
      第一位宣讲的是来自中国音乐学院的博士生导师姚艺君教授,她从“概说中国民歌的特点”的选题深入,指出民歌是一个完整的音乐形态;进而列举了《有吃有穿》、《蓝花花》两首经典的由陕北民歌改编而成的音乐作品,以阐明民间创作的精华是值得我们去进行更深层次的梳理、总结与借鉴的。第二位宣讲的是荷兰阿姆斯特丹音乐学院的作曲系教授、荷兰新乐团和阿特拉乐团创始人及艺术总监约埃尔·邦斯先生,他以“跨文化的音乐合作”为主题,指出来自不同文化碰撞下的同源乐器在历史发展中将会各具特色,对当下的中国音乐文化传统与创新表示赞誉,并向各国专家学者介绍了荷兰新乐团与跨文化音乐交流下的阿特拉实验。第三位宣讲的是知名日本作曲家中野浩二先生,他以作品《时间之歌》为例,从发声法角度提出了“我们应思考如何处理音乐材料、如何使用作曲技术使音乐像树枝一样往不同的方向进行发展”等观点,与“声景概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第四位宣讲的是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香港大学明德学院副校长陈永华先生,他从其创作生涯中不同时期的八部交响乐作品切入,对其音乐创作的心路历程进行了深入的自我剖析。第五位宣讲的是法国里昂国立高等音乐舞蹈学院教授、作曲家Luca Antignani,他从日常工作中得到重复与波浪发展的启示,在对相同主题的流行与管弦乐作品进行的具体分析中,得出重复与循环中会带有惊人的新动力变化的结论。第六位宣讲的是来自星海音乐学院作曲系的王小玲教授,她宣讲的主题为“粤韵——多声部的技法运用”,她列举了两篇优秀的学生习作,并从中分析调式、和声、风格、语言等特点,阐述了扎根于不同的调式土壤之中的作曲技法运用,指出了现下创作中的技法难点,并提出了解决办法。最后一位宣讲的是星海音乐学院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任达敏教授,他以“爵士乐和声技法在岭南元素音乐创作中的应用”为题,结合丰富的影像资料向大家介绍了《落水天》、《落雨大》两首经典客家民歌加入爵士乐和声新元素后的新奇发展演变,并论及了应如何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基础上加强对外文化的吸收与借鉴,以求突破局限,传承创新。
      尽管宣讲的音乐家们都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但他们关注的方向却有着惊人的相似,即如何将本国本地区的母语文化与现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相结合,为符合时代趋势的文化交流而努力。
      本次高峰论坛的成功举办,加深了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音乐文化的交流,让与会师生感受到了音乐文化传承与创新碰撞中的独特魅力,拓宽了我校专业教学中的全球视野。至此,2017第六届中国-东盟音乐周三场高峰论坛完美落幕。

 

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副院长、中国-东盟音乐周学术总监潘林紫副教授主持

 

中国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姚艺君教授宣讲现场

 

荷兰阿姆斯特丹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约埃尔·邦斯先生宣讲现场

 

知名日本作曲家中野浩二先生宣讲现场

 

法国里昂国立高等音乐舞蹈学院Luca Antignani教授宣讲现场

 

星海音乐学院作曲系王小玲教授宣讲现场

 

星海音乐学院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任达敏教授宣讲现场

 

合影留念

 

 

文字:陈秋圆

图片:朱芸凤、左乐赟

初审:林慧思

指导、定稿:农花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