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学术交流>专家讲学

专家讲学

【学术讲座】以当代之眼,拂拭音乐历史的尘霜:杨燕迪教授学术讲座顺利举行

来源: 作者: 更新时间:2025-11-11 14:13:47 浏览次数: 【字体:

2025年10月27-28日,原《人民音乐》副主编于庆新编审应邀莅临我院,在南湖校区公共楼604教室开展《音乐评论的选题》与《音乐评论相关栏目写作问题与学术规范》两场专题讲座。本次活动由音乐学院党委副书记张灿担任学术主持,吸引了我校众多师生到场聆听学习,反响热烈。

2025年10月26日,著名音乐学家、批评家、翻译家、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音协西方音乐学会会长杨燕迪教授应邀莅临我院,开展以《评柏辽兹的歌剧:当代视野中的价值重估》为题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音乐学院副院长戴伟担任学术主持,我校众多师生到场聆听学习。

 c37698e6939d62a768644f5a0f1fe8f4.jpg

杨燕迪教授进行精彩讲座

讲座以柏辽兹歌剧的接受史和当代评价为切入点,将其置于19世纪音乐发展脉络中,揭示其从长期被忽视到现代被重新认可的曲折历程。杨燕迪教授指出,柏辽兹的歌剧成就曾长久湮没于其交响乐盛名之下,其命运恰似一曲多舛的悲歌,生前屡遭挫折,身后亦长期少人问津。然而,时间这位最公正的裁判,终于在20世纪下半叶为其正名。尤其是鸿篇巨制《特洛伊人》,被誉为一幅“将国族命运与个人情感紧密交织的史诗画卷”,其音乐兼具公众场面的阔大庄严和私密情境的安详宁静,尤其第四幕中那令人心醉神迷的爱情二重唱,更是达到难以用笔墨形容的艺术之境。杨教授进一步以评论之笔,在讲座中勾勒出柏辽兹歌剧世界的多样景致:《本韦努托·切利尼》充满生气盎然和光彩夺目的意大利式欢愉;《比阿特丽斯与本尼迪克特》则如针尖似的纤细笔法写就的“奇想”。贯穿其间的,是柏辽兹喜好和擅长“体裁混合”的艺术雄心及其出众的乐队写作技法。歌剧作品艺术价值的真正确立,往往需要经受历史长河的考验,并在世界性的比较衡量中方能显现其独特定位。

聆听讲座的师生一致认为,此次讲座不仅以扎实史料重估了柏辽兹歌剧的当代价值,更以深刻的人文关怀与学术洞见,给音乐学专业提供了经典重释与学科融合的新范式,为西方音乐史与音乐评论两个领域的写作打开新思路;其次,主讲者展现出的史家宽宏视野、广征博引的论证、考究精致的文辞,为后学树立了良好的典范;再之,“接受史”视角的运用对音乐学各方向具有启发意义,能够助力打通学术壁垒,深化学界对音乐文化创、演、观、评多元互动的综合认知。

40a47ea906207d3a331bf33c2980aa03.jpg 

杨燕迪教授与我院师生合影

本次学术讲座为广西艺术学院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音乐学”系列专题活动,加深了我校与其他艺术院校间的音乐学术交流,拓展了师生的学术眼界,对我校音乐理论研究水平的整体提升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字|柴霁原

 片|卢振宇、陈梓阳

 辑|詹   凯

一审一校|蒋   燮

二审二校|戴   伟

三审三校|曾娇琳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