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讲学】音乐学院学术活动“歌唱科学的实践应用”顺利完成
2025年10月20日,广西艺术学院“广西民歌传承与创新拔尖艺术人才培养项目”暨音乐学院民族艺术系“薪火讲堂”系列活动,在南湖校区学术报告厅拉开帷幕。本次活动特邀西安音乐学院屈歌教授,以《歌唱科学的实践应用》为题,带来一场兼具深度与实用性的学术盛宴,来自民族艺术系与声乐系100余名师生参加此次活动。

讲座深耕歌唱科学,理论照进声乐教学
上午9:00,讲座在学院师生的期待中开讲。屈歌教授围绕三个主题:一是歌唱嗓音科学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应用场景概述;二是歌唱嗓音科学应用于声乐教学的原理与案例分析;三是歌唱嗓音科学应用于嗓音医学的案例分析与前景展望。让在场师生对声乐训练的科学性有了全新认知。讲座由音乐学院民族艺术系、教师第二党支部主办,既是“薪火讲堂”的品牌活动延伸,也为广西民歌传承注入了科学理论养分。

讲座现场
民歌展示+交流+实操,民族韵律里的精准赋能
下午4:00,一场融合“民歌展示+学术研讨+实操指导”的活动温情开启。民族艺术系同学们率先带来侗族大歌《蝉之歌》,嘹亮空灵的歌声复刻自然韵律;随后,同学们还演绎了由崇左鸡啼调改编的天琴弹唱《月光情缘》,为这场学术交流添上一抹民族艺术亮色。
随后,屈歌教授与音乐学院声乐系、民族艺术系专业教师开展学术交流。双方围绕“演唱中的嗓音保护”“发声科学与民族风格融合”等议题深入研讨,碰撞出诸多教学与研究的新思路。最后,屈歌教授还针对3名声乐专业学生的嗓音检查与训练,进行“一对一”实操指导:从气息支撑的细节调整,到不同音域的歌唱生理,他结合学生的演唱特点“对症下药”,让学生现场感受到发声科学带来的音色提升。

屈歌教授现场指导

从理论深耕到精准赋能,屈歌教授以专业的深度与务实的态度,为学院声乐教学与民歌传承搭建了“科学实践”的桥梁。未来,学院将持续通过薪火讲堂、学术交流等形式,推动艺术实践与科学理论的融合,助力拔尖艺术人才成长。
图 文|王 灵
编 辑|王琪涵
一审一校|温 泉
二审二校|戴 伟
三审三校|曾娇琳
